「下班再快樂,也無法解決上班的不快樂」

「下班再快樂,也無法解決上班的不快樂」.jpg

以下是一篇出自台大教授的故事

里歐看完後非常有感觸,因為我就是這樣而選擇離開職場

當工作讓你變得空洞,思想受到禁錮,且再也找不出熱情支撐時

那你還要讓自己沉溺在這環境下多久?

擇你所愛,愛你所擇

希望工作是可以讓我們得以自我實現的地方


 

走出舒適圈,勇於追求「真正想做的事」

如今在台大國企系任教的李教授,並非一開始就選擇了教育的道路。事實上,從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後,教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藥廠上班。

雖然在藥廠一待就是 4 年,待遇也不錯,但當他開始思考 10 年後的人生樣貌,竟發現看著比自己年長的主管們,似乎就看到了自己 10 年後的生活──那一刻,教授決定拋下安逸但缺乏挑戰性的生活,開始尋找自己「真正想做的事」。

當時,教授認為生活的不快樂都是老闆造成的,於是在 31 歲辭掉工作後,決定找份「沒有老闆的工作」。他赴美讀書、取得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企業管理博士學位,最後進入學術界,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,即便相較於之前的工作繁忙許多,卻不曾後悔。

也因為這段經歷,當我們與教授談到對未來開始工作就失去快樂的擔憂時,教授直接一語道破:為什麼不找一份自己有熱情,可以做得快樂的工作?想在工作時抽離靈魂,為了賺取薪水而做,下班後再找回靈魂,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用下班後的快樂平衡上班時的不快樂,只是在給自己找麻煩──這樣的作法不僅未必能夠達到真正的情緒平衡,也會讓和自己共事的人不快樂。

教授更指出,或許有些人沒辦法找到一份有熱情、可以得到快樂的工作,那是因為我們可能從沒想過自己的快樂從何而來,亦不願意離開舒適圈,勇敢追求的緣故。

教授在 31 歲時做出的決定,就是為了解決自己的不快樂,即便當時的待遇很好,現在的工作又累又忙,賺的錢也不如研究所的其他同學,他卻從來不後悔。教授說,如果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即使薪水、生活不是最好的,也不會感到失落。

「越早碰到失敗,就離成功越近」

當然,我們可能會向現實妥協,為了生活而做份自己不愛的工作,但最後我們的內在會告訴我們,還有件事沒去做──一件我們自己最喜歡做的事。然而,要被命運決定生活,或是為了生活而去改變命運,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,每個選擇背後都有代價,都要承擔。

教授認為,人生碰到巨大挫折的人其實是少數,大部分的人都是碰到很多的小困難和挫折。挫折絕對不是壞事,透過挫折我們可以得到更寶貴的東西。至於為什麼會有困難產生,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心處理問題,原因可能是因為討厭或是找不到動機,便放著不處理,原本一件簡單的事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,拖得越久,解決的成本就越高。

教授說,他在指導創業同學時,都會鼓勵大家,越早碰到困難越好,越早碰到失敗就離成功越近,透過失敗我們能夠學習,並調整自己的腳步,因此也越容易成功。

找到自己「被利用的價值」,及早立定志向

談到生涯規劃,教授希望我們能夠及早找到自己的興趣並且實行,而非到大四的時候還是一片茫然,看到身邊的人做了什麼就跟著去做,但卻一點也不快樂。

他強調,一個人必須創造出自己「被利用的價值」,也就是為他人解決問題的能力。若個人價值不能被利用,就是沒用的價值。每個人都必須培養至少一項專業技能,創造個人的「標籤」,讓別人需要某些特定的協助時,能第一個聯想到你,這就是個人價值之所在。

教授更舉自身為例:他認為自己每次上台的發表呈現都優於其他人,雖然簡報不一定比別人精美,但流暢的口語表達及去蕪存菁的簡報內容,令他顯得獨一無二、無可取代,而教授正好是個很需要優異表達能力的職位,於是便決定當起了教授,充分發揮個人長才,體現自身價值所在。

大學應學會「獨立思考」和「溝通能力」

除了關心我們的前景,教授也相當注意我們學習的狀況。教授說,他一直十分好奇:為何課堂上的學生們很少主動發言,即便授課過程中不斷鼓勵學生說話,學期即將結束,還是很少人給予回應?

經過多年觀察,他認為,根本原因在於高中和大學之間,存在著一個極大的斷層:大部分人還是用高中時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大學課程,如果沒有給予問題,學生就不思考也不找答案,對於模糊的問題也不清楚如何應對,幾乎無法在短時間內思考並回答課本以外的內容。

教授希望我們要突破自己的框框,才能夠有所成長,如果按照現在的狀況線性成長,到大四的時候,可能會面臨極大的困境。

教授也談到,大學生在學期間最需要培養的,是獨立思考與溝通的能力。而獨立思考又包含批判性及邏輯性,即對於別人的言論並非全盤接受,而是經過咀嚼消化,釐清脈絡思緒,統整出自己的一番見解。

從教授的語氣,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對學生的憂心,為了讓學生們能夠盡早突破現狀,教授決定明年要從大一新生教起,「把他們的腦袋給敲醒」。

跳脫框架,放眼全球

而要突破種種現況,教授認為,當務之急是「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及框架」。如同教授前面提到的,每每上課時,他常覺得台下的學生們背負著沉沉的框架,無法跳脫思考限制,也不敢離開既有軌道挑戰權威,中規中矩的學習模式,只會讓我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
除此之外,教授也提到,多數同學對未來仍毫無頭緒,大學 4 年看似很長,實際上不然,若是不趕快找到自己的定位,就會在大學畢業將至時手足無措。

他更坦言,近年來台灣的情況大不如前,高附加價值的工作已經非常稀少,多數的機會已經不在台灣,而是在海外。同學們要將目標及眼光放眼全球,並做好在區域內競爭的心理準備,培養海外工作的能力。

(本文出處: 「下班再快樂,也無法解決上班的不快樂」──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:走出舒適圈,做你真正想做的事)

 

 

 

想要了解最新活動訊息

也歡迎加入官方Line: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lkv0902y

或掃描以下QR Code了解喔。

里歐財商影音頻道.png

手機請點”加入好友“加入 【里歐】財商影音平台,就能即時收到重要財商資訊。

undefined

 

 

相關閱讀:

【勇敢追夢】人生道路,只有你才能決定自己的樣子

 

arrow
arrow

    【里歐】財商平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